(文/潘璐明 各学院)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文件精神,加强全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智慧使用手机,尽享高科技带来的便捷生活,同时保持健康的心灵和积极的生活理念,以科技赋能智慧生活,助力大学生心灵成长,2月26日晚19:00,我校师生共同收看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委托安阳工学院心理健康教师团队主讲的“智慧使用手机 畅享美好生活”主题心理健康公开课活动。
公开课围绕大学生过度使用手机这一现象,采用师生问答、校园采访、小组讨论、榜样案例等多种教学方式,从认知调整、行为指导、价值引领三方面层层深入,帮助大学生理解手机是一把锐利的“双刃剑”,掌握大学生高效智慧使用手机策略,并在榜样的光辉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保持健康的心灵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实现科技与生活的平衡,助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下面一起来听听我校师生的课程收获吧!
商学院辅导员 王宁
作为一名大学辅导员,我深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的重要性。此次观看“智慧使用手机,畅享美好生活”公开课,让我收获颇丰,对学生手机管理有了全新的思考。
公开深入剖析了手机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既点明了其在学习、社交和生活上的便捷,如查阅资料、在线学习、沟通交流等,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迫在眉睫。
在管理学生手机使用方面,我有了更清晰的思路。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引导,通过主题班会、谈心谈话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提高他们自我管理的意识。例如,分享一些因过度沉迷手机而影响学业和生活的案例,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培养多元兴趣爱好,丰富课余生活,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这次公开课让我深刻认识到,帮助学生智慧使用手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家庭和学生共同努力。我相信,只要我们引导得当,手机就能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得力助手,助力他们畅享美好的大学生活。
音乐与教育学院辅导员 任蕊
科技是把双刃剑,手机等科技产品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作为老师,我们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技,理性使用科技,避免沉迷其中。
智慧使用手机的关键在于自律。我们要帮助学生树立时间观念,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学会控制手机使用时间,将注意力转移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引导学生智慧使用手机需要家校共同努力。我们可以通过家校合作等途径,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同制定合理的手机使用规则,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这堂关于智慧使用手机的健康课,不仅对学生具有教育意义,也让我深受启发。作为老师,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新方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科技,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畅享美好生活。
管理学院 24级物流管理(bk)2班心理委员 沈莉曼
观看“智慧使用手机 畅享美好生活”直播,如沐一场数字时代的智慧甘霖。直播一开始,对智能手机于大学生生活的多维影响剖析入微,便捷与挑战并存的现状,恰似一把双刃剑,刺痛却又警醒着我们。
在教师带领下,深入探究过度依赖的机制成因,如抽丝剥茧,揭示出其对时间管理、人际交往的潜在侵蚀。而应对策略恰似暗夜明灯,从合理规划使用时段到挖掘学习功能,指引我们重塑与手机的健康关系。榜样们的事迹,则如璀璨星辰,激励吾辈以科技为翼,振翅高飞。
这场直播,是反思的契机,更是行动的号角。在数字洪流中,我将以自律为舵,智慧为桨,驾驭手机之舟,驶向充盈而美好的大学生活彼岸。
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一体化三班班长 海云博
参加“智慧使用手机,畅想美好生活”心理健康公开课,我收获颇丰:老师用生动案例和互动游戏,让我们看到手机对生活的利弊。过度依赖手机,不仅影响学习,还让我们忽视身边的人和事。如今,我学会合理规划手机使用时间,不再沉迷于无意义的刷短视频。学习累了,就用手机听音乐放松;遇到难题,通过查阅资料来解决。这次公开课也让我反思日常的社交方式。以前聚会时,大家都低头玩手机,交流变少。现在,我更珍惜面对面交流的时光,手机只是辅助社交的工具。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认识到,只有智慧使用手机,才能让它成为生活的助力,而不是阻碍,让我们真正畅享美好生活。
艺术设计学院24级艺术设计01班心理干事 刘世妍
参与这次直播活动,我对手机使用有了全新认知。在大学,手机已成为我们生活、学习的亲密伙伴。
从认知上讲,手机是把双刃剑,它虽有信息繁杂、易沉迷等缺点,但正确使用时,能为我们开启知识大门。上面丰富的教育资源,像在线课程、学术平台,都是我们学习的得力助手;海量信息能拓宽视野,了解多元文化。
行为上,要设定合理使用时间,避免过度依赖。比如,学习时开启专注模式,抵制娱乐软件的诱惑。同时,积极参与社交互动,通过手机维系亲情友情,而非沉浸在虚拟社交中。
手机连接着科技与生活,我们要以正确态度使用它,在榜样引领下,实现科技与生活的平衡,让手机助力我们健康成长、学有所成 ,拥抱积极充实的大学生活。
音乐与教育学院 22级舞蹈编导1班心理委员 雒肖斯
随着当今互联网的发展,让手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这不仅便捷了我们的生活,更是增添了许多色彩。
智能手机是一把双刃剑,它的便利性、智能性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有一些负面的影响。由于当代大学生的认知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辨析能力还不够成熟,频繁的使用智能手机容易产生自我封闭、内心焦虑孤僻等心理问题,因此如何合理的使用智能手机对我们的心理健康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首先,我们要提高自我控制力,合理安排使用手机的时间,避免过度依赖,可以尝试制定一份手机使用计划,规定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和场合。其次我们要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培养兴趣爱好,从而减少对手机的依赖。最后,家人和朋友要相互监督,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商学院 22级会计学(bk)6班班长 刘若萌
曾经,我以为手机只是生活的调味剂,没想到它早已变成“成瘾剂”。老师播放的统计数据显示,现代人平均每天解锁手机超百次,我惊讶地发现自己也在其中。手机带来便捷,却也悄然偷走我们的专注力和真实社交的机会。
公开课上,我学到了不少实用的方法。像设置手机使用时间,让我能合理分配时间,避免沉迷。用手机记录生活点滴、学习知识,能让它成为提升自我的工具。学会这些后,我感觉生活不再被手机掌控,而是重新拿回了主导权。
现在,我会在睡前把手机放远,清晨不再被消息轰炸叫醒,而是伴着窗外鸟鸣开启新一天。周末和朋友聚会时,大家也放下手机,畅快聊天,重拾真实相处的快乐。未来,我会继续践行智慧用手机的理念,让它真正成为美好生活的助力,而非阻碍。
外国语学院 英语本科四班心理委员 王心柯
这次公开课不仅拓宽了我的知识视野,更深刻地触动了我的内心世界,让我对手机的使用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认识。课程深入阐释了手机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手机不仅是通讯、娱乐的工具,更是我们获取知识、拓展社交的重要窗口。理解手机使用的边界及其对生活各方面的影响,对于合理利用手机至关重要。过度沉迷手机,会导致时间碎片化、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影响身心健康与现实人际关系;而善用手机,就能高效获取资讯、便捷学习,让生活更充实。 此外,公开课还讲授了科学规划手机使用时间的方法,以及借助手机丰富生活而非被其束缚的技巧。比如,设置专门的学习、工作时段,关闭手机通知,避免干扰;利用手机的学习类APP提升自我,参加线上有益活动等。这些技能对于维护个人生活的平衡和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至关重要。通过这次学习,我更加明白了合理使用手机的重要性,并学会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驾驭手机。我相信,这些知识和技能将为我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让我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也能畅享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
信息工程学院2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BK)03班心理委员 牛梦宇
在数字化浪潮下,手机已成为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通过这段时间对智慧使用手机的探索,我收获颇丰。起初,手机于我更多是娱乐消遣的途径,浪费了大量宝贵时间。但当我转变观念,将其变为学习利器后,一切都不同了。学习类APP能助我随时随地获取知识,在线课程让我接触到优质教育资源,拓宽视野。同时,借助时间管理软件,我能合理分配手机使用时间,避免沉迷。
智慧使用手机,不仅会提升学习效率,还让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未来,随着技术发展,手机学习功能将更强大。我相信,只要我们正确驾驭手机,定能在知识海洋中乘风破浪,开创美好未来。
医学院 2023级护理学(BK)02班班长 刘子涵
这场关于智慧用手机的讨论,让我开始重新审视与手机的关系。专家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过度依赖手机的危害,并列举了大量因沉迷手机而导致社交障碍、学习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出现心理问题的案例,让我深感震惊。同时,活动也传授了许多合理使用手机的方法,为我们如何平衡手机与生活提供了实用的指引。
过度沉溺于虚拟世界,会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变得孤独与迷茫。反思自己,我也曾是“低头族”的一员,花费大量时间在刷短视频上。不仅浪费了许多宝贵时光,还导致视力下降、精神状态不佳。当我把手机从“万能解药”重新定义为“智能工具”,我发现,我不再被手机束缚,现实世界中的美好变得触手可及。
这场公开课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与数字文明和谐共处的新可能。科技本应拓展生命的广度,而非压缩生活的维度。当我们学会在数字世界中保持清醒的自我觉察,每个屏幕背后的灵魂都能找到诗意栖居的方式。
体育学院 23级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BK)4班 体育学院心理联合会部长 孙梦娜
在当今时代,手机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个小小的设备,改变了我们与世界的连接方式,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丰富和多彩。手机也是社交的纽带,跨越时空,将我们与亲朋好友紧密相连。无论身在何处,都能通过文字、语音和视频,分享生活的点滴,感受那份温暖的陪伴。
这次公开课于我而言,是一次自我反思与成长的契机。它让我意识到,手机并非生活的全部,而是我们生活的辅助工具。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要学会智慧地使用手机,让它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光彩,而不是成为阻碍我们享受美好生活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