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自助 > 心理知识 > 正文

心理知识

世界睡眠日:健康睡眠,舒缓心灵

时间:2025-03-21 18:26:46  作者:  点击:

你知道吗?每年的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我们的一生中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莎士比亚曾说:“人生第一道美餐就是睡眠”。健康的睡眠能够提升我们的免疫力、改善记忆、放松身心,使我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的一天。

一 什么是健康睡眠?

健康睡眠其实就是充足的睡眠、合理的睡眠。一般而言,合理的睡眠应该是每晚7~9小时,这是睡眠质量的保证。科学睡眠时间是22:00-22:30之间入睡,30分钟或90分钟后进入深度睡眠,而且午夜到凌晨3点是人体自然进入深度睡眠的最佳时间,早晨6:00-7:00起床,保障夜间睡眠7-9小时。这样才能保证第二天工作精神百倍。如果有条件,中午吃完饭以后休息半小时左右,对身体、精神状态是有帮助的。研究证明,与经常熬夜的人相比,早睡早起的人精神压力较小,其精神健康程度也比较高。

二 健康睡眠的好处

01.保护大脑、恢复精力:

大脑主要在睡眠中得以休整,其物质代谢、垃圾清除,多数均在睡眠中进行,大脑细胞亦在睡眠中修复,因此,健康睡眠可以给大脑更多的时间消除疲劳,康复机体,恢复精力。

02.情绪调节:

睡眠在情绪调节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睡眠过程中,大脑会进行信息的整合和情绪的调节,良好的睡眠有助于维持情绪稳定,提高情绪调节能力,尤其是在深度睡眠阶段,我们的身心都处于极度放松的状态。

03.认知功能与压力应对:

睡眠对认知功能有显著影响,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提高记忆力、注意力和执行能力;睡眠与压力应对能力也是密切相关的,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提高个体的抗压能力,让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压力。

三 不健康睡眠的坏处

01.神经递质平衡:

睡眠与神经递质的平衡有关,睡眠不足可能导致神经递质的紊乱,如多巴胺和血清素等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的神经递质水平下降,从而增加抑郁和焦虑的风险。

02.应激反应:

睡眠不足会增加身体对应激的敏感性,使个体更容易受到外界压力和情绪波动的影响,进而导致焦虑、抑郁和情绪不稳定等心理健康问题。

四 怎样做到健康睡眠?

0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是关键

早睡早起,规律作息,有助于调节我们的生物钟。尤其是同学们,正处于生长发育和学习的关键阶段,每天应确保9到10小时的高质量睡眠。

02.晚餐要适量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咖啡、浓茶等。睡前半小时可以进行一些放松活动,如阅读、听轻音乐、温水泡脚,帮助身心进入准备入睡的状态。

03.坚持锻炼也是改善睡眠的有效方法。

适度的体育活动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睡眠质量。但要注意,睡前两小时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过度兴奋影响入睡。

健康睡眠不仅是身体得到休息、体力得到恢复的过程,更是大脑进行记忆整合、情绪调节的重要时刻。身处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常常因为学业、工作以及各种电子设备的诱惑而牺牲睡眠时间。然而,只有保证充足的睡眠,我们才能以更好的状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因此,让我们一起科学管理睡眠,健康睡眠,助力身心健康发展吧!

学院地址: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