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璐明)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为加强大学生恋爱心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恋爱观与价值观,提升健康情感交往能力。7月14日,“与爱同行,青春如歌”主题心理健康公开课圆满落幕。这场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主办,郑州大学承办的线上直播活动,带领我校师生共同解锁“爱”的密码。
课程以校园版“非诚勿扰”为创新载体,融合角色扮演、辩论、提问等环节,把爱情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互动结合,分析校园恋爱中的矛盾处理、解读背后的心理机制、分析伴侣心理需求,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网恋,在科学与温情中读懂“爱”的真谛。
此次心理健康公开课为郑工学子搭建情感自省平台,引导其体悟恋爱中的尊重、理解与责任。这一过程有效助力人格完善与社会适应力提升,并推动健康恋爱观的树立,使大学生能理性平衡情感与学业,让青春在爱与成长中绽放光彩。
姓名:梁霄霄
学院:管理学院
班级:22级物流管理BK1班
职务:班长
参加“与爱同行 青春如歌”主题心理健康公开课后,我对“爱”的认知从模糊变得清晰。原来爱并非抽象口号,而是藏在细节里的科学“密码”,涵盖自我接纳、人际联结与生命感知。
讲师将爱阐释为立体多维的情感:不止恋人间的浪漫,更包含亲情的奉献、友情的陪伴与对自我成长的呵护。她们强调,真爱需以行动践行责任,用时间验证,这份责任让爱更坚实。同时,爱也是持续进化的心灵力量,在给予与接受中,人需自我反思、不断成长。
课程鼓励将理论付诸实践,在人际相处中体会真谛,保持独立思考。此次学习让我明白,爱是美好礼物,更是需用心经营的财富。未来,我会以开放包容之心拥抱爱,让爱与青春同行,让生命绚烂。
姓名:郝慈杭
学院:医学院
班级:2023级护理学1班
职务:班长
当“爱”与“青春”在流光中相拥,情愫浸润的心跳漾起玫瑰石英般的涟漪。刘慧瀛老师与爱情帮帮团的师者们,以春风化雨的智慧,如蘸露玉匙轻启青涩心事的琉璃秘语——爱情从不是刹那惊鸿的雷火,蝶翼般的试探、藤蔓似的惦念、捧露般的珍视,皆是青春为真心谱写的鎏金序曲。
真正的倾慕,是窥见裂痕仍愿捧出掌心温度。课上暗恋的羞涩如铃兰含苞,磨合的剖析似月光拆星,照亮了曾以为孤单的心事。师者曰:“爱不是菟丝攀附,是双树并肩看海。”风裹蔷薇芬芳而来,恍闻絮语:不必修剪成谁的倒影,爱让灵魂互照。
夕阳曳影如抒情长句,晚风载着心动絮语。这堂启迪让青春恋歌愈发清澈,爱与被爱的音符,在岁月琴键上,谱成最动人的乐章。
姓名:叶莹莹
学院:音乐与教育学院
班级:23级音乐表演专业BK3班
职务:心理委员
参加这场以恋爱为主题的“与爱同行 青春如歌”心理健康公开课,我仿佛开启了一场探索恋爱与自我成长的奇妙旅程。
课上,老师通过专业的知识与同学参与的结合,让我明白恋爱不是简单的浪漫和甜蜜,而是两颗心灵的相互靠近与共同成长。它需要我们学会理解、包容和尊重对方,在磨合中不断调整自己。互动环节里,大家分享着自己的想法,我感受到了不同人对待恋爱的态度。这让我意识到,恋爱没有固定的模式,重要的是保持真诚和自我。
这堂课如同一面镜子,让我反思自己在恋爱中的行为和想法。未来,若我邂逅爱情,我会以更成熟的心态去面对,珍惜彼此,共同成长。我相信,带着这份对恋爱的正确认知,我能收获一段健康、美好的感情,让青春因爱而精彩。
姓名:王鑫
学院:商学院
班级:2024级财务管理3班
职务:班长
参加 “与爱同行 青春如歌”心理健康公开课后,我对 “爱”与“青春”有了更深的理解。
课上,老师用生动的案例告诉我们,爱不仅是亲友的关怀,更是接纳自我的勇气。青春的迷茫、学业的压力,其实都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就像歌曲里的高低音,少了哪一段都不完整。当我们学会与自己和解,才能更从容地面对挑战。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小组互动环节,大家分享烦恼时,我发现原来每个人都有相似的困惑。这种共鸣让我明白,我们从不孤单,真诚的倾听和陪伴就是最温暖的力量。
这堂课像一盏灯,照亮了青春里那些模糊的角落。未来,我会带着这份对自我的接纳和对他人的善意,让青春的旋律更轻快、更明亮。与爱同行,我们的青春定会唱出最动人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