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自助 > 心理知识 > 正文

心理知识

【家校共育】暑期亲子“共筑温情”指南

时间:2025-07-02 09:24:13  作者:  点击:

暑假到啦!当大学生子女回归家庭,本是共享天伦的好时光,却可能因生活节奏不同、观念差异等引发小摩擦。怎样才能和谐相处,让假期充满温馨与欢乐?

一、尊重彼此的“小天地”

孩子离家求学,早已形成自己的生活节奏和习惯。家长不妨少些“闹钟式”唠叨,比如别强行要求孩子和自己一样早睡早起;大学生也别对父母的生活方式指手画脚,像嫌弃妈妈的老派穿搭。给彼此留出独立空间,尊重对方的生活习惯,才是和谐相处的第一步。

二、打造专属“快乐时光”

假期是增进感情的好机会!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假期打卡清单”,比如学做一道新菜,来一场酣畅淋漓的羽毛球赛,或是组队追一部剧。大学生们也主动邀请爸妈参与自己的“潮流世界”,教教他们拍短视频、玩益智手游,在互动中拉近距离。

三、建立“平等对话”模式

两代人观念不同很正常,遇到分歧时,家长放下“权威姿态”,大学生收起“不耐烦”,心平气和地交流。比如孩子想假期实习或旅游,家长别急着否定,双方一起分析利弊;孩子也要理解爸妈的担忧,耐心解释自己的想法。

四、一起解锁“新技能”

利用假期,家长和孩子互相当“老师”!孩子可以教父母使用新手机功能、网购,爸妈则可以把生活智慧、传统手艺传授给孩子,比如缝补技巧、包粽子的手艺,在知识的传递中,感受彼此的成长。

五、共担家庭 “小责任”

家庭的温馨离不开每个人的付出,假期里不妨一起分担家务。家长可以和孩子分工合作,比如爸爸负责采购食材,孩子帮忙整理房间,妈妈准备饭菜时孩子打下手。通过共同完成家务,既能减轻彼此的负担,也能让孩子体会父母平日的辛劳,家长也能看到孩子的成长与担当。

六、守护彼此 “小情绪”

假期相处中,难免会有情绪波动的时候。当父母因琐事烦躁时,孩子可以主动递上一杯水,轻声安慰;当孩子受挫情绪低落时,家长也别急着说教,而是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父母因担心孩子安全而焦虑时,孩子主动报平安、讲清行程,让彼此的情绪都能被理解和呵护,让家庭成为温暖的 “情绪港湾”。

这个暑假,愿所有家长和大学生子女都能和谐相伴,留下满满的温暖回忆!

学院地址: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